金針菇是一種低溫型菇類,在各個發(fā)育階段所要求的溫度比一般的食用菌低,適合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栽培金針菇所用的原料和前期準備工作與普通品種的食用菌大致相同。棉籽殼、玉米芯、木屑等都可以作為金針菇的栽培料。栽培料配好后經過裝袋、高溫滅菌、接種等工序就可以發(fā)菌了。在18-20度條件下,經過20天左右,菌絲發(fā)滿菌袋以后,就可以打開菌袋進行出菇管理了。
金針菇出菇期間的最佳溫度為10~13℃,子實體生長適宜溫度6~8℃。在冬季沒有加溫設備的塑料大棚,溫度達不到要求,會影響菇體的生長。而在地下室里冬暖夏涼,溫度受外界氣候條件影響不大,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溫度也能持續(xù)穩(wěn)定在6-12℃之間,正好適合金針菇的生長。
高世海招遠市金都食用菌研究所所長:一般的地下室從每年的陽歷九十月份,一直到來年的五六月份,它的溫度相對比較穩(wěn)定,一般在6―12度之間,正好適合金針菇的生長。冬季不用加溫,溫度高時不用降溫,節(jié)省能源。
解說:菌絲發(fā)滿后通過搔菌,去除菌棒表面一層老菌皮,可以促使出菇早,出菇整齊,產量高。搔菌后溫度應控制在12~13℃,空氣濕度保持90%~95%,以促進菇蕾形成。在大棚內要用增濕器或人工噴霧,進行增濕。而在地下室內濕度就很容易提高。
高世海招遠市金都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溫度很重要。在大棚里栽培金針菇勞動強度大,要經常噴水,而在地下室里面只要保持地面濕潤,一般情況下濕度都可以達到金針菇的生長要求。
解說:地下室里通風條件相對較差,而現(xiàn)蕾期間又需要有足夠的氧氣供給菌絲生長需要,這時就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加大通風量。
高世海招遠市金都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如果沒有第二個通風口的話,可以利用硬塑料管道轉圈通一圈,利用抽油煙機和換氣扇,進行換氣通風,可以滿足金針菇生長氧氣的需要。
解說:金針菇大部分生長期需要暗光條件,在大棚內需要采用遮光措施,過強的光線會導致金針菇色澤變差,品質下降。而在地下室內光線就很容易控制。當菌柄長0.5-1.0cm時,需要增加光照時可以在地下室內安裝電燈補光。
高世海招遠市金都食用菌研究所所長:30平方米的面積需要的光照一般就是20―40瓦的電燈泡2―4個,就可以滿足金針菇的生長。金針菇利用光照就是前期搔過菌以后就可以利用光照,來誘導金針菇原基發(fā)生。發(fā)生原基以后金針菇長到4―5公分的長度,就可以把燈光全部滅掉,在黑暗的條件下培養(yǎng)金針菇。
解說:現(xiàn)蕾后經過半個月左右,金針菇菌蓋直徑達到1-2cm,菌柄長可達8-15cm,就可以采收了。第一茬菇采收后,要用消過毒的工具對料面處理,除去5厘米左右的老菌塊,適當增加袋內水分、正常管理10天左右就可以長出第二茬菇。平均每斤干栽培料能生產鮮菇一斤二兩。
利用地下室栽培金針菇,節(jié)省了建大棚的原材料費用、加溫費用,濕度和光照更容易控制,生產出的金針菇色品質好。比普通方法栽培的金針菇效益大大增加。面積10平方米高2米的地下室可以栽培2000斤料。
金都食用菌研究所所長高世海,利用地下室栽培金針菇已經取得了成功,據他介紹,地下室的溫度條件相對穩(wěn)定冬春秋三個季節(jié)都可以用來栽培金針菇,他利用液體菌種發(fā)酵設備,僅用4天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傳統(tǒng)方法需要50多天時間才能完成制種過程,大大加快了菌種的繁育速度,菌種活性大,出菇快而齊。從接種到出菇時間縮短為40天。利用地下室每年可以生產5-6批金針菇,大大提高了栽培場地的利用率,生產效益成倍提高。